美国那边特朗普一上台,就开始整顿移民政策,特别是针对那些高科技人才的H-1B签证。2025年9月19日,他直接签了个行政令,把申请H-1B的费用从原来的几千美元一下子抬到每年10万美元。这可不是小数目,以前申请费也就1500美元左右,现在翻了66倍多。印度人占了H-1B持有者的71%,每年美国发8.5万份签证,印度人拿走七成,这下子直接砸碎了不少印度人的美国梦。那些想去硅谷闯荡的软件工程师和IT专家,本来指望通过这个签证在美国干六年,甚至转永久居留,现在成本这么高,企业雇主得掂量掂量了。结果呢,美企为了省钱,开始减少雇佣外籍员工,转而培训本土工人,这让印度人才外流的速度慢了下来。
特朗普这么干的目的挺直白,就是要保护美国本土就业。他在命令里说,H-1B本来是引进高端人才的,结果被一些公司滥用,雇佣廉价劳动力,压低美国工人工资。数据显示,2000年到2019年,美国STEM领域的外籍工人翻了一倍多,而本土就业增长没那么快。商务部长霍华德·卢特尼克在白宫发布会上说,他们跟大公司商量过,这个费用就是为了让企业三思而后行,别再随意取代美国人。印度政府当然不乐意,说这会造成人道主义后果,影响家庭和经济。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,已经在跟特朗普团队沟通,希望缓解影响。但现实是,印度IT行业出口值2830亿美元,其中对美依赖大,这费用的上涨直接打击了印度的汇款和出口。
展开剩余68%正好在这个节骨眼上,日本跳出来了。2025年8月29日,日本首相石破茂和印度总理莫迪在东京开会,签了个大协议,计划五年内实现50万人次的人员交流,其中日本要引进5万名印度高技能人才,主要集中在IT和软件工程。日本劳动力短缺严重,出生率低,老龄化加剧,到2030年预计缺口600多万,特别是IT工程师可能短缺79万。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数据显示,数字转型和科技发展让这个缺口越来越大,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IT外包国,软件工程师多得是。两人会谈后,发布了“印度-日本下一个十年联合愿景”,强调八个方向合作,包括清洁能源、AI、半导体和人力资源。
这个协议不是空谈,日本已经在行动。扩大印度留学生规模,提供奖学金援助,还推动日语在印度的普及。印度那边,班加罗尔和海德拉巴的IT公司开始宣传日本职位,求职者转向申请日本工作签证。日本企业像东京电子和大阪燃气,已经在印度投资芯片和可再生能源项目。莫迪在会上说,日本的技术加上印度的才能,是双赢组合。石破茂也强调,这能帮助日本跟上全球科技步伐,避免落后。印度人爱往国外跑是出了名的,国内就业压力大,高科技人才特别喜欢去西方国家。现在美国门关紧了,日本就成了备选,好多印度工程师觉得,日本工作环境稳定,薪水也不错,虽然文化差异大,但总比失业强。
不过,日本社会对这个事儿反应不一。一些日本人担心大量印度人涌入,会改变本地文化和社区结构。网上有视频显示,东京和大阪的街头有抗议活动,人们举牌子反对移民增长,说会增加犯罪和经济负担。政府回应说,这是为了振兴经济,必须这么做。但民众的边界感强,日本讲究礼仪和秩序,印度文化强调家族和社区纽带,这两种风格碰撞起来,可能会有摩擦。加拿大就是前车之鉴,那边印度移民多,全家定居,还建印度教雕像,把一些地方变成“小印度”,本地人戏称“印拿大”。日本现在印度人已有5万多,集中在西葛西区,形成小社区,餐馆和商店越来越多。如果这个趋势继续,日本某些地区印度元素会更明显。
特朗普的政策不光影响印度,还波及全球科技链。他上任后,2025年1月20日就强调美国优先,移民改革是重点。H-1B变动让亚马逊、谷歌、Meta这些大公司头疼,它们雇佣了最多H-1B持有者,现在得重新评估招聘策略。有些企业发内部通知,建议H-1B员工别出国旅行,以免回不来。移民律师忙得团团转,客户慌张咨询细节。白宫澄清说,这个费用只针对新申请,不影响现有持有者,但混乱还是存在。印度媒体大肆报道,认为特朗普针对印度,虽然官方说适用于所有外籍人员。
日本这边,石破茂上台后,2024年9月27日当选首相,2024年10月1日就职,重点解决人口问题。他父亲是前农林大臣,他自己防卫和农业背景强,现在转向国际合作补充劳动力。莫迪连任三次,推动数字印度和制造业,外交活跃。这次会谈是第15次印日年度峰会,庆祝2025年作为印日科技年。双方还签了13个备忘录,目标10万亿日元投资到印度,覆盖制药、电信和基础设施。日本对印投资2024年达18亿美元,累计超400亿。
美国收紧,日本放开,印度夹在中间调整。特朗普的保护主义让世界格局变了,印度大军涌向日本,是福是祸还得看后续。五年内50万交流,5万印度人去日本工作,如果顺利,日本科技能提速,印度经济能多条腿走路。但如果文化冲突升级,日本某些地方真可能变成印度人聚集区,大家得拭目以待。毕竟,全球化就是这样,机会和风险并存,谁也说不准最后结果。
发布于:云南省